75年世界級解決方案
從 1946 年至今,馬爾斯從阿姆斯特丹到哈德維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不久,在阿姆斯特丹一條古老運河邊的房子里,馬爾斯成立了。
在“keizergracht”開始
L.Maars 先生在1946 年和僅有的四名員工,創辦了熒光照明公司,后來發展成為飛利浦品牌照明組件的知名供應商。
20世紀60年代,產品范圍擴大到吊頂、墻、Styleline隔斷系統和溫控系統。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光線、空氣、墻和吊頂業務。馬爾斯很快在阿姆斯特丹脫穎而出,他們的成功使他們轉向了更偉大的事業。

在“Deventerweg”上嶄露頭角
1960年,作為一家新興發展的公司,馬爾斯搬到了位于海爾德蘭省哈德維克Devenetrweg一個更加寬敞的新場所。六年后,他們制造出第一個革命性的隔斷系統——“Styleline”。這件經典而永恒的作品至今仍在使用(歐美區域)。
1968年,馬爾斯巧妙地引用在歐洲被人們認為是常識的用于固定燈具的懸掛式吊頂。“ Blow Line”通風井完美地結合在了“Lite Line”吊頂上。

市場上更大的參與者
1974 年,公司在Newtonweg增加了一個新的制造區,從而擴大了規模。在這里,他們開始生產墻體和吊頂的型材,他們希望這家公司能擴展到海外市場。1979年,Maars Junior先生開始接管公司,成為公司的所有者和首席執行官。馬爾斯繼續蓬勃發展,新產品范圍不斷擴大,包括1981年首次對“Styleline Variant”做新的升級。
為了成為市場上一個更大的參與者,馬爾斯接管了Intersign公司。1996年,對于高質量隔斷系統的需求增加,在一年內,馬爾斯以新的“Metaline”隔斷系統發布,開辟了新的天地。歷史上首個平整的、光滑的、現代感的隔斷系統被創造了出來。

發展和里程碑
1998年,馬爾斯的生產與貿易、項目和管理部門合并,馬爾斯開始成為了整體。
從那時起,Newtonweg作為僅有的生產中心,已經擴大到了40000平方米。2001年,管理層決定馬爾斯的照明系統獨立運營,同年圣戈班接管了馬爾斯的吊頂系列(API)。同一時間,馬爾斯決定把他們的時間全部用在隔斷系統上。
從2000年開始,美學和技術創新都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首先,以木飾面為原型生產出了“String”產品。2004年,弗蘭克*史密斯(frank smith)由馬爾斯總部任命派遣到中國,再上海設立馬爾斯中國總部,并在蘇州昆山設立了馬爾斯工廠。由此,馬爾斯帶來了成品隔斷理念,開始了成品隔斷在中國市場的啟蒙。在2005年,一個新的同時被升級的叫做“String2”的版本被開發出來。三年后,發明了單層玻璃系統“Glassline”,并于2009年創造出了雙層玻璃系統“Panorama”。在設計感和透明度的不斷追求,馬爾斯與世界知名建筑師合作,于2014年全雙層玻璃覆蓋的設計墻體“Lalinea”面世。它推動了整個隔斷系統市場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開放空間”辦公室于空間的日益增長的需求,馬爾斯于2015年推出了新的“LineCube”。第二年,單層玻璃系統“Glassline”被“Horizon”取代,一個在極致線條型材感上能和“Lalinea”完美契合的系統。2016年,馬爾斯宣布將恢復與馬爾斯照明系統(MLS)的合作。馬爾斯“回歸本源”。
2016年,馬爾斯中國響應荷蘭總部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在蘇州昆山投資購買3萬平方土地用于新建馬爾斯亞太工廠。從此,馬爾斯中國開啟了新的一頁。同年,馬爾斯迎來70周年生日。
2018年,馬爾斯中國新工廠誕生!廠房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從設計之初就將綠色環保理念貫徹整個生產環節,從歐洲先進加工設備、廢棄廢水零排放到園區的綠化設計、員工的辦公空間等均參照美國LEED標準設計建造。擁有的5000平方米倉儲,8500平方米加工車間以及3500平方米噴涂線設備,服務于整個馬爾斯亞太地區市場,現代化的馬爾斯亞太工廠正式投入使用,為馬爾斯全球三大生產中心之一。
2020年,馬爾斯荷蘭和馬爾斯中國聯合研發,在亞太工廠成立了馬爾斯中國技術研發中心。 2022年,馬爾斯中國新展廳搬遷新址,升級改造。
